compare-比較

比較

在服飾店愜意逛逛後,挑了一件上衣及兩件仍在猶豫挑色的短褲前往結帳台。店員告知這幾天為品牌難得的週年活動,全館三件 88 折,我們往往就會毫不猶豫地將三件都打包帶走。

漢堡單點 95 元,附上薯條及可樂的套餐只要 105 元,大多數人會選擇點感覺較划算的套餐;基礎方案只限本人使用,而能分享給 10 個人共用的頂級方案費用得高八倍,則大家往往會選擇只需兩倍費用,卻能跟 5 個人共用的中階方案。

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其實常常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及需要的是什麼;也幾乎不會先細細思考我們即將要購買的東西的實質價值究竟是多少,所以我們就很容易掉入商家設計的「小圈套」中。聰明的商家會精心設計好消費選項,讓我們在進行消費時,有次等的東西可以比較,這樣消費者就很容易在自以為聰明的「CP值最高」思量後,選擇商家目標要販賣的商品。

如 ⟪誰說人是理性的!⟫ 一書中所提及的,『比較』容易讓人失去理性的通則,還廣泛地散布在生活之中。

若你外貌及口才普通,跟一群較不愛打扮的宅男朋友,往往會比跟幾位熱愛時尚、善於交際的兄弟一同去聯誼,還更有可能受到關注或脫穎而出。

而原本滿足於年薪破百的你,在同學會上知曉好幾個成績墊底的人,現在都住上豪宅、開著敞篷、月入超過 40 萬元後,就容易會被「激勵」到,開始汲汲營營追求更多的金錢和豪奢的物質。

好好意會及省思『比較』在我們自身中所起的漣漪,並慢慢學會不輕易受它擺佈吧:)


“ 比較 ,在默默間讓我們失去了理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