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me-tax-報稅

報稅

[2023 五月更新]

每每到了五月,總讓大家又喜又憂。普天同慶偉大母親節的同時,又得認真完成既須勞動身心,且還往往得主動上繳錢給政府之報稅難事!

出社會至今已十年有餘,雖對於繁複的所得稅,還是沒能像厲害的會計師們一樣找出方法節稅,但若暸解它的大致架構,就能有效地大大減少對之的恐懼與距離感!

先直白地説與之奮鬥數年後的小小心得:『就無憂地跟著政府系統幫算的結果步步確認,並平靜地接受最終結果吧~』

登入政府系統 → 確認內容 → 輕鬆完成報稅

難事簡單做:)

首先,既然稱為所得稅,顧名思義第一步就得先看看自己在上年度,口袋裡總共多收進了多少錢。若看到加總金額不高則竊喜能不用上繳太多銀兩;若結果還不賴就為自己亮眼的高產出感到驕傲!無論如何,對於這個既定的事實,我們就以最適切的正面心情看待吧~

以普遍的上班族來說,所得來源除了最主要公司給予之薪資外,最常見的還有銀行戶頭的利息,以及投資股票可能會有的股利三種。而所有來源的所得加總就為 “綜合所得總額”。

第二步,則是計算出大家常說用來對照級距的 “綜合所得淨額”。所謂淨額就是拿剛剛算出來的綜合所得總額先扣掉能不用被徵稅的額度:其中包含 “免稅額”、“一般扣除額”、“特別扣除額”,以及 “基本生活費差額”。

免稅額:用自己、配偶與所有扶養的人下去計算。未滿 70 歲每人可扣除 8.8 萬元;而大於 70 歲則可扣除 13.2 萬元。

一般扣除額標準列舉方式二擇一。很簡單,標準扣除額單身者為 12 萬元、夫妻合併則為 24 萬元,與一一列舉的總額比較後,擇高者即可。

特別扣除額:其中最常用到的薪資抵減額用來折抵公司給予之薪資,若薪資低於 20 萬元則以 0 計算。

基本生活費差額:同樣用自己、配偶與所有扶養的人下去計算。今年每人的基本生活費已調升為 19.2 萬元,若計算結果小於 0,則會以 0 計。

其他項目的細節說明,可參照政府相關網站說明。

第三步,根據綜合所得淨額計算 “應納稅額”。一樣很簡單,只要對照政府釋出的對照表,乘以相對應的 “適用稅率”,再減去 “累進差額” 即可。

接著, 再扣去先前公司已先預繳的 “扣繳稅額”,以及政府特別公告買股票獲得的股利 8.5%,上限 8 萬元的 “可抵扣稅額”…等等,就可知道最終的 “應繳/退稅額” 。

最後,根據繳或退的結果,完成後續的繳費及回覆確認就完成報稅作業囉~

***稅務內容繁複,且細項隨每年政府策略驟變,因此毋需因為上述艱深難記的專有名詞而感到焦慮。只要大致暸解所得稅的基本架構,安心地跟著系統一步步往下走,自然就可以輕鬆無虞地完成報稅作業了。

至於更上一層樓的節稅大哉問,我們就互相勉勵、繼續累積相關知識吧:)


“ 報稅 ,瞭解大致架構,就能讓每年五月過的更踏實一些:)”


返回頂端